乐享书的包围圈 童书出版迎来“黄金十年”

发布时间:2018-01-09

    邵若愚的生活和工作都是在书的包围圈中。在家,书房和客厅的书柜“顶天立地”;在出版社,他的办公室是书库改的,堆满了各种书,新书旧书重印书都能“信手拈来”,上班就是坐在书堆里,堪称最有“书卷气”的办公室。

  邵若愚1966年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。“小时候乘凉时,就听大人讲故事,从《水浒传》讲到《三国演义》;大一点了,就自己看连环画、小人书。我对文学、历史感兴趣,喜欢看一本《中国历史故事》。”邵若愚认为,爱阅读对孩子的未来是非常重要的事情,“不能什么都靠大人讲、老师教”,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和习惯。

  “阅读要从小抓起,家庭的氛围很重要,希望孩子爱阅读,首先家长自己要爱阅读。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,家长的言传身教比学校教育更重要。”家长要不要为孩子挑书?邵若愚的建议是发挥儿童阅读的自主性,“什么都是家长做主,对孩子不公平,要允许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书”,“不要过多规定,要理解、尊重少年儿童,让孩子有阅读的愉悦感,各种类型的书都读一读”。

  “比如,有的家长觉得看漫画书不好,其实就像我们小时候爱看连环画,这是用儿童乐意接受的形式寓教于乐。”邵若愚说。今年已经95岁高龄的儿童文学作家任溶溶,在60多年前创作的《“没头脑”和“不高兴”》,并没有随着时代变化而失去市场,“因为他刻画了两个典型人物,风趣幽默,易于儿童理解”。

  统计数据显示,中国每年出版童书6亿册,销售额数10亿元,全国90%以上的出版社涉足童书出版,而浙江少儿儿童出版社是出版中国原创童书最多的出版社之一。“2017年,我们出版的新书超过650种,重印1000多种,新书的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原创,引进版权不超过100种。”邵若愚说。

  随着全社会对少儿阅读的重视和“二孩政策”的全面实施,童书出版迎来“黄金十年”。而儿童文学又占所有童书出版的40%,邵若愚相信,由中国作者创作的儿童文学更能反映当下的儿童生活和现状,适合中国当下的少年儿童阅读。

  邵若愚介绍,原创儿童文学分为两种:一是名家经典,比如,沈石溪的动物小说,杨红樱的马小跳系列,郑渊洁、任溶溶等人的作品,都是长销畅销书。2017年,任溶溶的《“没头脑”和“不高兴”》单册销量仍超过140万册;沈石溪的《狼王梦》销量超过100万册,总印数超过600万册。二是新人新作,杨鹏、汤汤等,都是近年来崭露头角的年轻作者,给儿童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。汤汤的《汤汤奇幻童年故事本》单册超过3万册,杨鹏的《装在口袋里的爸爸》系列书,码洋超过3000万元。

  绘本类童书近年来颇受出版社和读者的青睐,这个门类源自国外,形式上适合儿童阅读,尤其是学龄前儿童。除了“引进来”国外绘本的版权,浙少社更想做原创,乃至让中国原创绘本“走出去”。

  邵若愚说,“中国原创绘本精品系列”2017年出版了《阿诗有块大花布》,以中国美学的形态讲童年故事,已经在中国、英国、澳大利亚等国同步出版;《我爱你》的版权已经输出十几个国家。“图画书、低幼读物表达的是最朴素的情感,没有文化障碍,浅显共通,更容易让国外小读者接受。”


作者:中国青年报 蒋肖斌 浏览量:964